退而不休的医生在小区义诊15年

时间:2022-08-06 08:30:00 | 来源:中国网衢州

首页>南孔要闻>

1993年,吴栋林从五官科医生的岗位上退休。2008年,73岁的吴栋林搬进位于柯城区衢化街道的花径一村小区。也是从这一年开始,他开始定期在小区里免费为居民测量血压、检查与五官相关的毛病。转眼间,吴栋林已经87岁。听闻每周三上午是吴栋林的义诊时间,7月20日上午8点,记者特地赶到花径一村小区,在社区书记向专的带领下找到了吴栋林。

感激“吴医生,谢谢你。”

还没走近吴栋林的义诊室,就能听到里面的交谈声。义诊室就在居民楼下,大门虚掩着,几位居民正坐在里面等待。“这是我们给吴医生义诊室挂的牌子,取名‘银耀先锋义诊室’。”向专指着义诊室门边的一块红色牌子说,为了方便居民,牌子上特别标注着冬天义诊时间是8:30-10:30,夏天是8:00-10:00。推开义诊室的大门,今年83岁的徐花娣挨着一张桌子坐着,吴栋林正准备给她测量血压。“我从2008年开始,每次吴医生这里开门,就让他帮我量血压。”徐花娣说,因为自己高血压,所以会更加注意血压的变化。

趁着测量血压的间隙,吴栋林与记者聊了起来。“其实我这些都是举手之劳,空在家里也没什么事。得到大家的肯定,我也觉得很开心。”吴栋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。“哪里是举手之劳,你都这么多年了。”徐花娣接过话,“他人特别好,还很有耐心、很仔细。”寒暄几句后,徐花娣站起来把位置让给下一位居民。离开前还不忘说句:“吴医生,谢谢你。”一个上午,小小的义诊室里居民络绎不绝。每个人推门走出去之前,都会说句:“吴医生,谢谢你。”每当这时,吴栋林脸上都会露出笑容。

吴栋林在义诊

期盼“吴医生,还要量血压吗?”

今年1月,吴栋林不慎摔伤了左脚,义诊室只能暂时关闭。住院治疗1个月,养老院里躺了2个月,吴栋林终于可以回家慢慢调养了。看着吴栋林又回到小区,一些居民都跑来打听:“吴医生,还要量血压吗?”

吴栋林的想法是:不了吧,我都一把年纪了。刚好趁这个机会,让自己歇一歇。吴栋林找到向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“那你得帮我们找个接班人。”向专回答。吴栋林认识几个住在小区里的退休医护人员,便应下了此事。但是,真正做起来,他才发现这不是件容易的事。他们中有些人已经在外面的诊所兼职,有些家里有孙女要照顾走不开,找了一圈才发现,一个接班人都找不到。

“在吴医生之前,其实也有人来我们这义诊过,但之后就没有来了。”小区居民何雪华说,他与吴栋林在2008年因为测量血压结识,现在已经是老友了。何雪华的手机里还保存着这些年吴栋林参与其他义诊活动的照片。“这张是2013年的,他在我们小区门口义诊……”何雪华说,因为吴栋林一直这么热心,所以大家都很依赖他。

一边是居民的期盼,一边是还没有好利索的脚,吴栋林陷入了两难。

上个月底,眼见着吴栋林可以丢掉拐杖自己行走,向专再次找上门。“不仅我们花径一村小区,边上一些小区的人都要找你测量血压、看点小毛病,大家都很希望有你在。”向专说。这次吴栋林没有犹豫,直接答应了下来。7月初,义诊室重新开放。

信任“吴医生,你说的我信!”

花径一村是个老旧小区,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占52%左右。这些老人中许多都与吴栋林相熟,对他颇为信任。今年88岁的小区居民张焕金牙齿疼痛难忍很多天了,趁着义诊室开门,张焕金便走了进来,说:“我这牙痛了好多天了,一直等你来给我看看。”吴栋林先是起身将检查灯接上电,然后从随身带来的手提袋里拿出一个盒子,里面装着镊子、口腔镜等器械。吴栋林让张焕金坐在检查灯旁,抬起头张大嘴巴,然后动作娴熟地检查起来。虽然已经一把年纪了,但他耳不聋、眼不花,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病根。“是牙根发炎了,去药店买点消炎药吃吃就行。”吴栋林报出了几个药名,让张焕金照着买。“有你帮忙看看就是好,我就不用跑医院了。现在去医院挂号、缴费,我们老人家实在弄不来。”张焕金说,自己完全相信吴栋林,照他开的单子买药不会出错。

出了义诊室,居民们对吴医生也是十分信任。

“之前鼓励大家接种新冠疫苗,吴医生就帮了很大的忙。”向专说,小区里有位魏大爷,今年89岁。为了鼓励魏大爷接种疫苗,社区工作人员几次上门,总是无功而返。魏大爷的态度也逐渐强硬,从一开始开门接待到之后避而不见。“我跟你们一块去试试。”一次见魏大爷在小区里溜达,吴栋林便和工作人员一起上前劝说。“这是好的,国家出这么多钱给我们打疫苗,是给我们增强抵抗力,能打尽量打。”吴栋林开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说起来,魏大爷见是吴栋林,心平气和了许多。

过了两天,魏大爷专程给社区工作人员打来电话,并在他们的帮助下顺利接种了疫苗。事后,魏大爷透露是吴栋林说服了他:“吴医生,你说的我信”。(衢州日报 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