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基层挖得“三桶金”

时间:2023-10-13 11:15:25 | 来源:中国网 | 责任编辑:曹洋

首页>南孔要闻>

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不知不觉,我以选调生的身份来到华埠镇溪东村锻炼已有一年。在这365个日夜里,我真切地体会到基层遍地都是“家长里短”,随处都是“方法学问”。在这里,我慢慢褪去初到村庄时的迷茫,挖得了宝贵的“三桶金”。

第一桶金便是学会在基层怎么“听”。“听冷暖”,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。刚到村里,我常常因为听不到村民心里话而对工作无所适从。为了尽快融入村庄,每次晚饭后,我都会坐在村口小亭子里听村民唠嗑。“村里还有好些年轻人没有稳定工作。”“村里什么时候带我们去做个体检。”……就业、就学、就医等这些最关乎村民切身利益的事,在这里都能“听得见”。慢慢地,我听懂了村民们的呼声,学会了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,帮助解决了青年就业、服务代办等“大小事”。实践证明,村民们的很多想法,是不会当面讲出来的,只有主动走进他们熟悉的时空场景里,用心去听、用心去感受,才能听得真心话、了解真情况。

第二桶金便是学会在基层怎么“聊”。“聊家常”,将“书面语”转为“大白话”。赵南星《笑赞》中有则“秀才买柴”的故事,秀才买柴时咬文嚼字,卖柴者云里雾里,不知所云,挑着柴便走了。故事虽短,却道出了群众工作的“道”与“术”。我也豁然开朗:在溪东村参与矛盾调解工作时,我一有时间就去村民家里帮帮忙、唠唠嗑,和村民坐一起话几句家长里短、道两声土话乡音。长此以往,我和村民们越来越熟络,村里的矛盾调解工作也越来越顺利。我深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,在群众一线工作,既要听群众“愿意讲”的事,也要说群众“听得懂”的话。多聊些群众“感兴趣、很关切”的家长里短,引起共鸣共情的心里话,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到心里做到家。

第三桶金便是学会在基层怎么“看”。“看现象”,深入基层察民情。入职半年,镇上开始攻坚“非粮化”整治工作。不清楚农田的具体状况,无法有效解决村民担忧的后续种植等问题,导致部分村民不愿配合工作。为了破题,我反复来到田间地头开展调研,最终和村民、“两委”班子商议决定对种植多年生经济作物等耕地“非粮化”行为分类分步妥善处置,这一举措推动了“非粮化”整治工作完美收官。我也深深认识到,做好群众工作,不能驰于空想,只有全面了解基层情况,才能高效解决问题。有时候,与其在办公室冥思苦想、迷茫困顿,不如俯下身子、迈开步子,到现场看看真实情况,取取“真经”。(作者系开化县华埠镇党委  潘超明)